家园

也许是办事顺利的原因吧,再次坐上返穗的列车,心情安稳了不少。

我的车厢有很多人,寻洗手间的时候,意外瞥见了餐车。只见小小的车厢里浅黄色装潢,洒满午后的阳光。人们三三两两坐着,我不知觉走了进去,找了个离阳光最亲近的位置。

今天带了林文月的《交谈》出门,阳光下看她细诉书房内外的美好往事,竟仿佛午后红茶一般香醇。而阳光一直在我左侧,默默闪耀着,我可以感受到自己周围的光晕,温暖且眩目。抬眼间看见樟木头车站旁的旧房子,斜阳下,八十年代的灰水墙壁上淌着历年的雨水印记,黑黑灰灰之间如此沧桑而无奈。我没想到繁荣如今日之樟木头还留有这样的民居。

服务员送来卡布奇诺,厚厚的奶沫有一些麻烦。回想着书里林美人每至岁末整理书房的静好,我耐心地往咖啡里又加入了调糖。咖啡要搅,而岁月要品。窗外的农田边上开始出现水塘和垃圾堆,一望无际的平原上,太阳已经行到我的右前方。我如此喜爱平原,那样广阔的苍穹,落日 炊烟 草木 归人…… 生而又息,便是这般袒露在天地之间。

mp3里唱出中岛美雪的声音,是《六花》,因为咏唱雪花的缘故,她竟然也用起了温柔的嗓音。还记得唱《ひとり上手》的她是那样悲怆高昂,似个身穿大条纹衬衣仔裤的不羁女子,那时我总觉得她手里应该是拈着香烟。而此时,轻柔的咏叹调:

ひろい空の中には/罪も汚れもあり/ひろい空の中には/なにもないわけじゃない/ひろい空の上から/さまよいおりてくる/ないてないて凍えた/六つの花びらの花

六花の雪を ふりつもれよ/白く白くただふりつもれよ/六花の雪をふりつもれよ/全てをつつんでふりつもれよ

就这样在遥望平原的我的耳畔响起。11月了,北海道的山野该已是大雪茫茫了吧,只有那山野的女子才知道该怎样虔诚赞颂这天地。眼前忽然有些迷离,仿佛看见了个身穿泡泡针毛衣一头蓬松长发的美雪,桌前袅袅燃着一缕番茶的青烟。

石龙的站台有屏蔽门,大概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火车站屏蔽门吧。可是,从铁路沿线看去,这个城市显得有些落寞,似乎还停留在回忆里。而太阳一意向左前方跌撞下去,肩头开始感到一丝寒意。

广州东到了,该收笔了。

餐车斜阳

三年展上有这么一组作品,叫《离乡》,作品介绍如下:

《离乡》是一个三通道视觉展览艺术品,通过从不同的运输方式的观察外界,探究现代化和外国介入的影响。视频穿越了3个前殖民地的亚洲城市,上海 河内和台北,从汽车 三轮车和火车的一个窗户拍摄外界的景物变化。一条道路,一线桥梁,一段铁路,其变化见证了不同权力的演变。影像记录了变化 分层的景观,为从别处了解这个地方打开了一扇窗户。进步是一个建设者和占领者(对人民)所作的承诺。他们做出现代化的承诺,代价是什么?实际上,现代化的内驱力来自于思乡之情--奔向未来的同时又紧紧地?住过去。

像一个旅行者,观众移动着,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随着他们所听所闻而波动。5个女性用他们的母语,普通话 上海话 英语 闽南话和越南语讲述这座城市环境变化??????史,她们所讲述的内容有关????的分?和政治的变迁。(?内为因照片不清缺失内容)

我无法从艺术的角度分析这个作品,可是当三种交通工具的视野在黑洞洞的四周以奇妙的速度延展开来,我很狼狈。三轮车驶在河内某桥上,暗绿的河水与桥栏的颜色很相近,甚至与天空的颜色也很相近,或者这干脆就是灰灰黑黑的绿色组合。汽车行驶在上海的公路上,灰色的道路和房屋,蓝色的路牌,就像大多数城市一样,没有区别。铁轨上的火车我恍惚以为走在广深线上,直到窗外飘过“基隆”字样。就这样,不知不觉间我舍弃了三轮与汽车,坐在火车窗后,一如惯常那样看着窗外发起呆来。

离乡(林+兰)

林+兰作品《离乡》之《列车?台北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1月17日,因为HH买车的事,我再踏上了返深的列车。94年离家以来,我已经数不清在这里往来了多少次,眼看新旧铁路相互交替,看铁路两旁日渐陌生,火车于我,从期盼变成了追忆。

下午一点,拖着早已饿得虚软的身体来到东站候车室。我手里拿着麦当劳的外卖纸袋,甫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剥出汉堡来。一个女子在08年穿件民国白色马蹄袖上衣灰布长裙黑色带扣鞋加上宽沿帽,无论如何都有些奇怪吧,更何况她手里还拿着一个M记汉堡。饥饿应该是候车室的特征之一才对,可是,焦躁更甚。当我屏住气咽下第N口汉堡,眼前人们开始起立,D849次要上车了。而人群只在瞬间便奇迹般退去。

DSC07125 正点1325

随后的旅程里,我没顾上拍照,只一味书写。乘着眩晕疯狂书写踏上旅程前的一切是我的习惯。偶然抬头间,列车已驶过石龙站,好似影像里飘过的“基隆”一样,只一瞬间就没有了踪迹,随后则是这个城市那些不可辨的特征。

又是这熟悉的深圳火车站,比邻香港的天空依然非常宽阔,而我依然是滚滚人流当中的一员,不做声地淹没进去。

返程在1645。我是被挤上站台的,虽然广深线每15分钟就有一班车。人们依然很焦急,以至于无法把箱子顺利放上空空的行李架。人们也都很疲惫,两个孩子奔过身边,车厢悄悄安静下来。有列车员推着售货车走过,空气中弥漫起一阵鸡翅鸡腿的油味,又再消散。而夕阳渐次照入车厢,与车灯相映,金光笼罩着每一个离家/归家的人。

黄昏 DSC07130

DSC07131 DSC07133

十多年来,火车速度越来越快,车厢越来越豪华舒适,而车厢里的人则越来越安静,越来越疲惫。

DSC07134 广州

东站了,尽管广州站拥有扬名全国的广场人流,可广深线的大部分乘客还是在这里下车。他们是另一个部落。而后,窗外飘过越秀山,火车这才驶入一般意义上的广州。

下车

就是这个车站,二十年前,我们与父亲曾在这里失散。

出站口 广州站

树与群落

从这棵树后,我再也不堪记录。这许多人,就像广场地面的痕迹一样,不知从那里来,不知何时消失。他们以不同的组成,存在以相同的形式,就这样等待、翘望。 几经整顿拆迁,树居然留了下来,同其他痕迹一起,顽立当中,使广场不能成为真正的广场。

返家

5点多从火车站开出的公交车上充斥着非常复杂难辨的气味。已经是秋天了,空调口还不得不呼哧呼哧着往外吹风。人们表情各异,有人看手机书,有人看车载电视,有人举着手机听歌,有人握着手机唱歌,更多的人目无表情地瞪着窗外夜幕下的车龙。空气疲惫地令人恶心。

我用逃命的脚步挣脱人群,冲下车厢。而车外,是涌向超市的另一股潮水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记得第一次看展出来,我对久别的岑说:表达自己真的很需要勇气,我看得很苦。岑不解,说陈述现实有什么勇敢的,我无法反驳。于我,现实并不真能表达。看别人,则会在表达后被剥离出来,这样的裸呈可要如何观看?

《离乡》关注的是窗外的环境变迁,而题目却采用了人。汽车里的上海让我觉得别扭,现在想起来,大概是因为作者用了前挡风玻璃视角吧(或者汽车通道位于中间正是出于这种考虑?)。他者,实践中的他者,在我的理解里,不应该是驾驶座上的主人。虽然我还不清楚他者的概念,更不清楚什么是后殖民理论。

谨以此开始三年展观后。

【平安時代】
夜や寒き衣や薄き鵲の行き合ひの橋に霜や置くらむ 『古今六帖』(九五〇年頃)
鵲の羽に霜ふり寒き夜を一人ぞ寝ぬる君を待ちかね 『人麻呂集』(九五〇年頃)
鵲の違ふる橋の間遠にて隔つる中に霜や降るらむ  『好忠集』 (九八六年)
鵲のゆきあはぬつまの程寒みあかで別れし中ぞ悲しき『好忠集』 (九八六年)

最も著名な鵲歌
鵲の渡せる橋に置く霜の白きを見れば夜ぞ更けにける『新古今集』(一二〇五年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经年再读,还是觉得第四首最凄清。

天气刷地就凉了,没有长袖单衣的登场时间,外套围巾就铺天盖地而来。

下了夜班,裹紧外套,围巾里兜着嘴边呵出的气,软软和和。围巾和帽子都是北海道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记,重重包裹下,自己可以温暖自己。

走进小区,伸手扯下发夹,烫过的卷发原来不会在夜风中飘扬。羊角辫变成马尾,马尾又在一层层松散,最后变成披肩发的时候,心也要关上最后一层锁。

成长,成熟,把自己与非自己一层层包裹起来,变得很坚强。我知道包裹里有很多秘密,可是我已经弯不下腰了。

helena的爱情

helena是个克罗地亚人,自从18年前来到北海道就在这广袤的大地上扎下根来。她有了她的爱情,在三角山下的家门前耕耘了自己一小片菜地花田。她学了十三弦筝,十七弦筝,还学了三味线,她用彩色铅笔,墨笔画画,她开着她那装满各种CD及工具的车子满札幌跑。就像一朵快乐的太阳花,一朵硕大的异域之花。

于是,我们都想像她的丈夫是个怎样的男子?这样一个金发碧眼头发成日乱糟糟的胖女子如何能够这样快乐?

她每周都来,像个日本人一样行正坐礼,偶尔又会像个欧洲人一样做出不一样的沙拉。她爱穿大黑罩衫,她讨厌纳豆,讨厌吃章鱼的吸盘和皮,她也吃不惯我带去的豆腐乳……那天我们去彩排,她忽然像个小女人一样站在路边,原来今天有人来接她。她就那样一跑一跑地去了。

9月16日,好惠发来讣报,说helena的先生突发心脏病去世了。那天夜里是守灵夜,helena兀自弹着十三弦琴,弹着行云流水般的《鹰》。上野老师给我带来了helena画的明信片,说她在那天的葬礼上,就这样一张张画着,许多人放下奠仪又买了她的画。而她只是一意画着。

我的helena师姐,是如此痴迷地爱恋在了这片冰天雪地。

space 坏了,我没法写流水账了。还是要转战回来。

这周必须写流水账,不然要忘了。

24日赴杭州参加研讨会,是夜入住酒店,小小的满满的房间让我充满喜悦。

25日开幕式。第一次跟人家照大会合影,后来知道凶死了,难看死了。那天中午,跟我仰慕的MH老师谈了一路,很受教。那天下午,因为要赶稿,错过了很重要的发言,如今悔之晚矣。那天晚饭,因祸得福,认识了新朋友。是夜写稿未眠。

26日带着彻夜的亢奋,生生让大家听我讲了半个多小时,于是大家也有些亢奋。不过,同行的老师说:如果就是不给你那么多时间呢?

27日郊游。良渚博物馆很不错,我特别庆幸没有接受别的邀请。我还是喜欢玉,看着那些沉白的古玉,不小心就会落入冥思。下午,意外地重游西湖,重游西泠。西泠于是又是我的西泠。是夜返穗。

28日工作。中午开会布置周末筝会,下午跟学生谈论文。晚十点半,拜谒恩师。一一汇报自己的近况,拜谢师恩。故人风尘仆仆,满是北海道的冰霜。

29日工作。 晚上参加送别晚宴,不小心又饿了一顿。晚上与老中野老前林一同坐在北门外的小阁楼上,夜风吹过,充满了不可思议。

30日开会。为了一点偷懒的原因,终于把自己恶心到了。“泥巴!泥巴!”

31日全面满档。上午上课,下午打扫卫生,3点半布置会场,4点半迎客。一壶红茶,一件点心,小站清谈两小时,收获久未有过的喜悦。 7点飞奔机场,迎接恩师。是夜,蚝仔粥。

1日稽古,购物,谈论文。又在小站坐了两小时,我还是要了一壶茶。是日白粥,海南城,饺子。

2日礼拜,筝会。第一次参观家庭教会,拜会了病床上的牧师。筝会始于我的混乱,结束在热烈之中。获得的未期的最好效果,大家都在学着反观自己的心。是日,汤圆,肠粉,百搭果,头啖汤。依依话别。

这一周,遇见了很多,体验了很多,来不及思虑周全,而一期一会已经猝然而至。

满心欢喜。

你记得帮我把音箱线拉到书桌上/你记得喝了一只药水/你记得给我做了炒牛肉

可是你扔了一地的衣服/你扔了一桌的小票/被子那么乱你都没有整理/餐桌上还都是剩菜剩饭/《搜神记》《冬心先生集》,你看的那些书还散乱在沙发书桌各处/你说要解冻火腿做给我吃/你说要跟我去看电影

家里还乱七八糟的

药还剩了这么多

天还在下雨

我们这里有香港电视/我们有很多香港电影/我们有海鲜我们有走地鸡/我们有很好吃的快餐/我们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

可是,你怎么就想吃烤串呢

这个八月,我做了一个决定,HL也做了一个决定。于是我们又要一起等结果。我们是这么两个不着边的人,一味地只照顾自己的理想。可是,理想啊,为什么总是这么强硬?

前期功课:

《东亚比较文学导论》

《比较文学学科论》

《东方文学史通论》

《东方文学译介与研究史》

《古代汉语》

《中国文学发展史》

《日本文学史序说》

《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》

《翻译文学研究》

《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》

《译介学导论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分割给未来---

我们奔赴。

20岁以前,为了独立不受伤害,学习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。养成自动筛选信息的习惯,也落下自动屏蔽的毛病。

20岁以后,为了改变内向腼腆的性格以适应工作,开始不拘一格交朋友,学习聊天学习入世。交到了很多好朋友,为自己踏入社会之初留下了快乐的记忆。也从此落下话痨,养成自恋的毛病。

现在30了。我想,我要学习沉默,学习倾听,学习思考。

再给自己五~十年的时间。

« 上一页下一页 »